暑期北京城市图书馆将为读者送上超200场“阅+X”活动

7月4日,在北京城市副中心“运河上的通州——暑期专场”新闻发布会上,北京城市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,北京城市图书馆以“踏浪书海 阅夏乘凉”为主题,以“讲、学、艺、游、展”为翼,突出“童趣扬帆”“匠心文韵”“艺海拾光”“展卷观澜”“行读漫游”五大类别,依托20余个品牌活动,持续为广大读者送上超200场“阅+X”的多维活动。
 
李念祖介绍,“童趣扬帆”通过“一展一节一夜两营百场放映”打造全龄段儿童阅读花园。“一展”是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(BIB),将全球顶尖儿童插画作品汇聚一堂,同时特别融入迷宫穿越、扭蛋留言、绘画互动等活动;“一节”是4D科普电影节,精选6部关于恐龙、古生物、细菌、中国空间站等小朋友感兴趣的主题影片,每天不间断放映;“一夜”将点亮夜间的“书香游阅场”,请小朋友们激活书中的人物和器物;“两营”分别是京剧体验营和太空探秘夏令营,紧扣“学习+演出”“训练+任务”模式,呈现国粹与航天的独特魅力。此外,还有摇篮书香、阅读启蒙、好书共读、讲座答题等日常活动50余场。
“匠心文韵”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轴,铺展全龄段沉浸式文化盛宴。北京市典籍博物馆将上新展示近百种馆藏珍品——木刻古籍版画,展示以刀为笔、以木为媒的艺术瑰宝;“别样的阅读”依托“终身阅读书单”,结合互动艺术品,全景展现古人的衣食住行、建筑、航海、神话等主题;“古韵今赏 瓷话辞说”持续破译瓷器纹饰文化隐喻与精神图腾,展现匠人智慧淬炼之路;中国古代服饰的千年流变,将以“7讲+1展”解锁中国人镌刻在血脉中的审美密码;超30场非遗手作体验和4场非遗展演邀请读者共探非遗瑰宝,触摸千年技艺的温度;溯古寻籍,仿古印刷体验、VR造纸体验、古籍修复技艺展示不停歇,穿插10场古籍修复课程,同时开设《论语》《世说新语》等讲座培训17场。
“艺海拾光”以艺术美育和艺术疗愈为特色,为读者打造殿堂级的艺术盛宴。18场导赏和体验活动将以“学术解析+现场演奏”和“艺术体验+自主创作”的模式,汇聚多位艺术家,让艺术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听得懂、悟得透、创得出。
“展卷观澜”强化“科技+文化”双轮驱动,在虚实叠映的展陈空间中擘画文明长卷。“遵义会议 伟大转折 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专题展览——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2025北京巡展”以红军长征为主线,重点展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,通过VR全景技术呈现遵义会议前后的三个重大历史节点,让观众在沉浸式光影中重走长征路,触摸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;“奇文妙字”甲骨文探秘之旅打卡活动搭配4场探秘殷商文明讲座,让沉睡3000年的文字在指尖苏醒,完成从龟甲到数字的文明对话。北京城市图书馆的“馆中馆”北京声音馆将以音频矩阵解构中轴韵律,让千年轴线在声波中重溯空间记忆,配合“中轴谜影”沉浸式解谜活动,打造跨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;“京城博谈·科学新视界”邀请清华大学的顶尖学者与权威专家,带来10场可视化的科学讲座。
“行读漫游”积极实践文旅融合,“游学并重”打造“行走中的课堂”。暑期四大行读系列活动开启,“大运河文化阅读行”八省市联动,重走大运河之路,以名家座谈、城市漫游、文化市集、短视频大赛等形式探寻千年文脉;“燕都访碑”通过8次实地探察碑碣原石,引领大家一起寻访碑刻所见证的北京;“阅读北京·童行中轴”少儿行读活动采用“行前知识课堂+实地行读探访”的双轨模式,聚焦中轴上的非遗、建筑、农耕、科技、药理、美食、艺术、民俗、天文、水利、自然等多元领域知识,将中轴线文化转化为少年儿童可感知、可参与、可创造的10次动态体验;“探寻北京红色记忆”邀请知名专家带领读者漫步京津冀12条红色行读线路,融合“走出去”与“请进来”,将行读活动与阵地活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,生动再现北京红色历史的关键篇章。
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,全周无休区域扩大。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,北京城市图书馆一层“潞云筑”的休闲阅读区延长服务时间,开放时间由原来的周二至周日10时至20时,改为周一至周日9时30分至21时,每周延长开放20.5小时,区域内提供休闲阅读、餐饮文创服务。

嘉豪国际传媒24小时服务热线:0531-83183678   18954156111

官网:www.jhgjcm.org.cn
版权所有@ 2022 嘉豪国际传媒 备案号:鲁ICP备15013159号